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3:28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都很喜欢玩球,在比赛滚球的游戏中,幼儿感觉到每次的输赢结果都不相同,有时他赢、有时我赢,有的幼儿就对其产生了疑问。为了解决他们的疑惑,我们对球滚动的快慢进行了研究。本活动采取小朋友动手操作尝试的方式,力求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我实验、自我探索的兴趣,并掌握探索滚球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同样大的球,用的力量越大,球滚得越快,而用同样的力量,大球滚得快。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同样大的皮球、乒乓球、木板,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2、平坦的场地。

活动一 轻轻推,慢慢跑;重重推,快快跑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滚球,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轻轻推,球就慢慢跑;重重推,球就快快跑。

注意:先让幼儿比较球的大小,让他们清楚游戏是在球同样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中,与幼儿个别交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得出结论。

2、全体幼儿共同讨论。以大部分小朋友的尝试结果为暂时结论,让幼儿根据此结论再次进行实验(自由活动),看一看:是轻轻推,慢慢跑,还是重重推,快快跑。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滚球,不能使球跳起来而影响实验结果;提醒幼儿力量差别越大,实验的结果越明显。

3、游戏:谁的球最听话。幼儿按教师发出的命令(谁的球最先滚到或谁的球最后滚到)进行滚球,再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力量和球速的关系。

活动二 不同大小的球滚动得快与慢

活动过程

1、每位幼儿拿一个皮球、一个乒乓球,比较两个球滚动的快慢。

注意:要求同时滚出去两个球。

2、全体幼儿讨论,找出意见不统一的原因。(不管球的大小,只要用的力量大,球就滚得快,因此会出现有的是大球快,有的是小球快。)

(1)讨论为什么有的时候是大球快,有的时候是小球快。

(2)讨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比出到底是大球快还是小球快。

3、幼儿尝试用一块木板同时推动大小两个球,找到用同样的力量时,大球、小球滚动的快慢情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总结试验结果。

4、全体幼儿共同讨论探索结果,并得出结论。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在有斜面的大型玩具上继续研究、探讨:

1、除了球大、用的力量大可以使球滚得快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滚得更快?

2、除了球小、用的力量小可以使球滚得慢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球滚得更慢?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解决自己所发现问题的兴致要比解决老师、家长提出的问题的兴致高,探索的主动性强,所以此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自发产生的问题而设计。同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探索环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实验和探索方法,让其在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第一个活动中,在老师提出基本的要求下,幼儿通过自己积极的尝试、反复的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从中积累了探索的经验,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为第二个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二个活动中,幼儿能不断进行实验——结论——再实验,完全投入到自我学习的乐趣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孩子常见的东西为工具,以孩子身边的实物为对象,设计了《学测量》这个活动,让幼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学习测量身边的事物,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体会到数学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用各种工具学习测量。

2、认识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选择适合的工具去测量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尺、回形针、牙签、毛线等人手一份,测量作业单人手一张。

重点领域:

计算

设想和意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三兄弟呢?

二、认识测量工具,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请幼儿说说可以用哪些东西来测量?

2、教师介绍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

3、教师分配任务,幼儿自由操作。

4、小结。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测量什么的?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三、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请幼儿讨论: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有的多出一点,有的不到了一点,这样该怎么来记录。

2、回到三兄弟分土地这一点。问:他们的土地是圆形的,我们应该用什么什么工具来测量?

四、活动延伸。

表扬鼓励幼儿的.表现,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测量工具,通过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测量,每个幼儿都能大胆的运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

第三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知道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通过测量三兄弟的土地,让幼儿明白在测量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工具,这样才会更方便,更有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手脚协调、平稳地推小车走路。

2、发展幼儿动作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3、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健康歌》音乐CD。

2、小推车5~6辆;塑料盆5~6个,内放玩具水果若干个;盆子(仓库)5~6个。

活动过程

1、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跟唱、做动作,进行准备活动。

2、幼儿自选小车,取一个果子放到小车里,推小车走到对面的.“仓库”,把果子放进去,再推小车返回。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推小车时手脚是否协调,并给予指导。

3、幼儿自由组合2组,比赛看哪组运水果运得快。

4、教师根据情况进行点评活动。

5、放松活动后,将小车、皮球归放到固定地点。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育目标实现了,准备的材料也很充分,幼儿的积极性较高,玩得很开心。虽然在基本活动中幼儿很兴奋教师有点控制不住整个活动场面。但是整堂教育活动还是上的比较轻松愉悦。在这次的教育活动中我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很有满足感。我会继续努力,上好每一次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得到发展得到快乐并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2.练习单、双脚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3.学会一物多玩,体验玩圈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玩过圈,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玩圈的经验。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呼啦圈,《螃蟹操》、《甩葱歌》、《彩虹的约定》音乐,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自由热身运动。

在《螃蟹操》的音乐伴奏下,幼儿随着教师有节奏、有力度的做热身运动。

2、以请出好朋友,出示“呼啦圈姐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介绍“呼啦圈姐姐”,观察她的形状和颜色。

3、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

(一)、幼儿第一次探索呼啦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

1.游戏规则:

(1)找一个宽松的地方,分散玩呼啦圈;

(2)动脑筋想各种玩法,都试一试;

(3)注意安全,别让呼啦圈伤害到自己和同伴。

2.幼儿分散玩呼啦圈,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尝试多种玩法。

3.集中展示,相互交流各自探索的各种玩法。

师:请谁来表演你是怎么玩呼啦圈的?谁的玩法多?

(二)幼儿再次探索呼啦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

1.游戏规则:

(1)找一个宽松的地方,再次分散玩呼啦圈;

(2)尝试同伴想出来的各种玩法,或再次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3)继续注意安全,别让呼啦圈伤害到自己和同伴。

2.幼儿再次分散玩呼啦圈,继续自由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利用其他材料辅助呼啦圈来玩,也可以几个人配合着玩。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萌发合作意识。

3.集中展示,相互交流各自探索的不同玩法。

师:你让什么和“呼啦圈姐姐”一起玩,你是怎么玩的?你和谁一起玩,你们是怎么玩的?

(三)师幼共同利用呼啦圈玩游戏。

1.玩“跳一跳”的游戏。

鼓励幼儿利用呼啦圈进行单、双脚跳的练习,进一步幼儿玩呼啦圈的兴趣。师重点提醒幼儿要用前脚掌着地,蹬地要有力、落地轻轻的。

2.玩“大鱼和小鱼”的游戏。

(1)游戏玩法:师扮演大鱼,幼儿扮演小鱼在池塘里游(自由游动)。当听到“大鱼来了”,大鱼开始追逐没有在家(呼啦圈)中的小鱼,小鱼要及时跳进自己的家(呼啦圈)中躲避。没有及时跳进自己家中躲避的小鱼,如果被大鱼捉住就停止玩游戏一次,没被捉住的小鱼可以继续游戏。

(2)游戏规则:小鱼要听到“大鱼来了”才能跳进自己的家。

(3)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四、结束活动,放松活动。

1、引导幼儿收拾摆放好呼啦圈。

2、听音乐《彩虹的约定》,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适合幼儿生活经历,幼儿十分的感兴趣。呼啦圈比较贴近生活,幼儿玩得很开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思维很受限制,特别是在玩法和创新方面。因为是在户外上,很多幼儿比较散开,自己追逐呼啦圈去玩了,所以老师要时刻提醒。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