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品)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鲸鱼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学会用撕彩纸,揉彩纸,制作出鲸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报纸,A4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鲸鱼。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宝宝要吃母乳长大。
— 我呼气的时候会喷喷泉,我是谁呢?
二、展开
1、谈谈鲸鱼。
— 你见过鲸鱼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鲸鱼?
— 看过鲸鱼后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 鲸鱼在哪儿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鲸鱼是动物呢?还是鱼呢?
(鲸鱼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动物。)
— 鲸鱼有多大?
(鲸鱼的身子很大,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身长超过30m,胸鳍长达4m,刚刚出生的`鲸鱼宝宝也有7m长的。)
— 所有的鲸鱼都是同一种类吗?
(鲸鱼被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有须子的鲸鱼就是须鲸,有尖锐的牙齿的鲸鱼就是齿鲸。须鲸有两个鼻孔而齿鲸只有一个。)
—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呢?
(因为鲸鱼呼吸的时候会夹着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鲸鱼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鲸鱼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报纸和白纸怎样制作出鲸鱼呢?
4、用报纸和白纸制作鲸鱼。
① 把报纸和白纸(A4纸)撕好。
② 按照纸的种类把纸分开。 (报纸和报纸放在一起。)
③ 把纸揉在一起。
④ 用白纸粘在鲸鱼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报纸粘上。
⑤ 粘纸的时候不要留出余白,紧密地粘好。
⑥ 用报纸表现出黑色的部分。 (鲸鱼的背部上)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学生在读一遍后,往往觉得他什么都懂了,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刻板的教学程序消解的干干净净。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言语训练,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生动的环节,比如看图片,吸引住了学生。我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他的学习成果。如,同学们通过读每一段,总结鲸的特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鲸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可以画出来,可以表演,可以谈感受,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学生的画更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理解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他们自主选择正是他们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书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内容,故意将数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长"等模糊的概念,让学生下课后与原文对比,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举例子,作比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关于写作技巧这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文中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就可以了,我们不能贴标签,硬灌输。
在理解须鲸与齿鲸特点不同时,我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从"牙齿""吃食""呼吸时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对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2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安排画面。
2、在表现大家来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相互之间友爱的情感。
准备:幼儿用画纸、范例、笔
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太阳每天第一个起身工作,给大家带来光明。它辛不辛苦啊?
二、师边说边示范。(重点:重叠)
师: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怎么样让它工作得轻松点。房子说:我来背太阳吧!(画上一房子),可是太阳那么大,一幢房子背得动吗?于是两幢、三、一幢房子一起来背太阳。(教师边说边画,并出现重叠现象)
(讨论一)咦,怎么这幢房子造了一半?三幢房子一起背不动太阳,第四幢房子也来了(教师示范)它和第三幢房子一样,前面有人站着,就很有礼貌地站人家后面了。四幢房子一起还是背不动太阳,第五、第六幢房子来了,这两幢房子站哪儿呢?能不能也有礼貌地站进去和前面得房子拉起手来?
(讨论二)房子背太阳走了一整天,被大树看见了,大树说:“第二天让我们来背吧!”那几棵大树才能背得动太阳呢?
教师小结。“一年365天,需要许许多多的朋友来背太阳。现在请你们选择一种刚才你们说过的朋友来背太阳,把它们背太阳的样子画下来吧。
三、幼儿想象作画,教师根据幼儿得创作进行指导和介绍。
教师根据幼儿的创作进行介绍。
四、在座位上边展示作品边让幼儿说说。
五、小结后幼儿上色。
师:太阳非常感谢大家,它把七彩得光芒洒向大地,使地球变得更美丽。
六、结束课题。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 ……此处隐藏9638个字……画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并讨论:机器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和人一样有头、身体、四肢、五官等)
2、说一说:你心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头(身体、四肢、五官等)是什么形状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
3、进一步启发幼儿:机器人的各部分可不可以像我们身边的某样东西,或是种小动物(植物)呢?(头像电饭锅、眼睛像鱼、手臂像枪、腿像……,想象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机器人。)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提醒幼儿:
1) 我们要画一个身体强壮的机器人,不要画得太小;
2) 用单色笔勾画轮廓,注意保持画面整洁;
3) 涂争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轮廓线外。
(三)拓印。
(四)评价作品。
从构图及色彩等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先请幼儿互评,最后教师小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3活动目标
1、用绘画表现自己与老人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产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意愿。
2、向老人赠送自己的作品,体验爱心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家里有老人吗?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你在家帮助老人做事情吗?你做过哪些让老人特别开心的事?
师: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比如帮爷爷拿报纸拿老花镜,或是向他们主动问好,亲亲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满足的。
二、画一画。
送身边的'老人一幅画:左边是我,右边是老人,中间连着一条爱心彩虹,每种颜色都代表一个心愿。(幼儿作画,要求画出人的不同特征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1、启发幼儿说说:准备把这张画送给谁。
2、幼儿将“爱心彩虹”画带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老人的心愿记录在每一条“彩虹”上,最后将画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年老的亲戚。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在欣赏、交流中感受老鼠生动可爱的形象,尝试用毛笔画出老鼠的各种造型。
2、能用点画的方法表现老鼠。
3、能根据不同内容选用大小不同的笔绘画。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老鼠,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
2、课件:关于老鼠的幼儿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
(1)教师:图片上有什么?长什么样?这两只老鼠在干什么?
(2)教师:老鼠的头尖尖的,尾巴长长的。老鼠可顽皮了,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老鼠的身体可以用什么方法画?老鼠的五官和尾巴用什么笔画?为什么?老鼠可能会做哪些动作?
(2)教师小结:可用中号笔横点画出老鼠头部,直点画出老鼠身体;用小勾线笔添画细节,如眼睛、嘴、胡须和尾巴等。
3、幼儿尝试用毛笔画老鼠,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作画的基本要求,幼儿尝试创作。
教师:今天我们用毛笔画老鼠,用哪种毛笔比较好呢?
(2)运用已有经验添面背景,丰富画面内容。
(3)鼓励幼儿画m不同动态的老鼠。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l)教师:请给你的画取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
(2)教师小结:我们今天画了各种各样的老鼠,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玩游戏,还有的爬上了灯台,真有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5活动目标:
1。通过勾画动态影子,再进行借形想象画。
2。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艺术的趣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水粉、笔刷、彩卡。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玩过各种影子游戏,了解各种动物,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会变化的。知道太阳发出光亮,光亮被挡住了,就会有影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游戏音乐,寻找一片适合影子画的空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影子舞视频,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些动物是什么变得呢?(影子)
——小朋友的身体能摆出特别的造型吗?小朋友们都试一试吧。
——我们怎样才能将影子留在我们的纸上?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影子?
——我们的影子某些地方在画纸上重叠了怎样画呢?(遮挡)
二、幼儿作画
——今天小朋友要将我们的'影子画到纸上,听好老师的要求:
——整张纸上要画满影子;线条不要断开,要拉好手;要用到藏起来和跑出去的方法。
——三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摆造型,两个小朋友用黑色油画棒勾画出影子,然后再交换。
三、借形想象
——我们的影子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给小动物画上五官,动物的眼睛要画大,身体可以画上花纹,向里、向外添加都可以。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说一说你把影子变成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两人一起合作进行添加想象,孩子经过合作将影子画出来在不同的角度寻找画里的动物,孩子们画的非常认真,一个影子里找出了3种小动物,虽然孩子们画得有些凌乱但细细品味能感受到大地艺术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所以我们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依然有兴趣。第二次活动我将牛皮纸放到了地上,让幼儿摆出特别的造型,虽然是第二次进行因为材料的变化他们很积极,这次不会再出现单个影子,第二次加大了难度需要小朋友将影子用躲出去、藏起来的方法。孩子们边画边思考多人合作当孩子们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震撼很高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