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1在日常生活中,我在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及我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准备了数学《照相》这个活动。
一、说教材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草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以《动物园》为线索,将认识"10以内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了以下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确定10以内序数排列的次序,知道物体按不同方向排列时它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说重难点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认识10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对于突破重难点采用的方法是: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寻求答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学习,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我准备了小动物若干。
五、说教法本次活动我通过引导发现法,操作法、游戏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亲自实践,主动的进行学习。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幼儿水平的发展。
六、说学法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自己相互讨论、合作做游戏,让幼儿在想想说说玩玩的氛围中掌握学习目标。
七、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是通过听音乐:照相,积极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第二环节是通过动物园的小动物照相排队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让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小动物的排列次序。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给水果排排队,然后按不同的方向说出各个水果分别排在第几。对第二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肯定。
第四环节是完成幼儿用书中的题目。
以上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使幼儿主动学习,达到认识"10以内序数"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2活动目标:感知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复习1~20的数数,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数字1~10卡片人手一套。1~20数字卡片一套。
2、小型玩具。
活动过程:
1、数量对应:
幼儿将1~10数字卡依次排好。
幼儿在数字卡片下面排出对应量的玩具。引导幼儿发现1~10数量按顺序排放的递增(递减)关系。
教师随意取几张数字卡片,请幼儿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2、游戏“大了、小了”:
玩法:请一名幼儿离开教室,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给在场的幼儿看,然后将卡片合上。请离开的幼儿,猜猜这个数字是几。如果他说的数字比卡片上的数字大,其他幼儿立刻说“大了”,反之,则说“小了”。以此类推,脸续猜3~5次为宜。
(1)幼儿分成两组,以小组的形式做游戏“大了、小了”。
(2)以竞赛的方法,比比哪组得胜。
(3)指导在游戏中有困难的幼儿,帮助幼儿逐步建立1~20之间数的顺序。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3目标:
1.理解加号、减号、等号的含义。
2.学习5以内的加法。
准备:
1.5以内加法题卡,加、减、等于符号,动物卡片图等。
2.教室的地上画一个圈。
过程:
1、介绍新朋友:教师出示+、-、=符号。“+”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合起来。
教师示意:两个幼儿分别站在教师左右两边,“+”表示两个幼儿分别从教师的左右两边走到一起并拥抱。
“-”表示原来的总数中去掉一个数。
教师示意:原来拥抱在一起的两个幼儿,走开一个。
“=”表示它两边的数量相等。
教师示意:教师的左右手分别搀着两个幼儿。
2、学习加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加法题:
——“河里有2只小鸭,游来了只小鸭,现在河里有几只小鸭?”
教师演示算式:
——“原来的`2只小鸭用数字2表示;游来了一只小鸭用数字1表示;现在河里有几只小鸭?在数字2和数字1之间用+,表示这两个数字合起来是3。
2+1=3。”
“等号两边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两边的数量相等。)
以此类推,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3、游戏:奇妙的口袋:
教师在教室的地上画一个圈。
幼儿参加游戏,看教师出示的符号,立即做出反应:
——“看到‘+’号你们赶快从外边站到圆圈里去;看带‘-’号你们要从圈里出来;看到‘=’号表示圈内圈外的人数一样多。”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此次活动《圈里圈外》来源于一次晨间活动套圈游戏中,当时有两个小朋友的圈重叠套住了同一辆小汽车,在计算两人各自套了几辆小汽车时,这两位小朋友为同时套住的这辆小汽车到底应该归谁发生了争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非常具有探究价值,于是设计开展了"圈里圈外"活动。根据幼儿思维数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大班下学期应培养幼儿寻找物体明显和不明显特征进行多重分类,继续学习交集分类,交集的概念。例如:大班主题"旅游商品店"中有一个活动"放苹果",旨在通过这个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幼儿的计数能力。但是仅仅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幼儿对于自己空间的方 ……此处隐藏18265个字……,我特别注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寻找合作伙伴"就是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在第二,三个游戏活动中就强调如何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引导孩子们怎样做才可以做得根豪根块。总之,整个活动都让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带来的快乐,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
2。说活动目标
目标有3个:第一。复习10的分解
第二。进一步理解5以内各数加减的含义。
第三。发展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
3.说教材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发展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愉悦,整个活动自始自终围绕着这个目标一点一点突破重点。从活动的一开始,老师的谈话引出,就让幼儿了解游戏任务,使幼儿有了最初的合作意识(需要与人共同合作),然后通过"10"的分解来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这时就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意识。接着游戏二,"智拼泡沫板",游戏三"智力大冲浪"都需要与同伴合作,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其中"智力大冲浪"学习5以内的减法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虽然本班幼儿在珠心算方面已经学过10以内的减法,但对减法的含义是不理解的'。因此,我在设计时考虑孩子对拼图较感兴趣,借助拼七巧板的方法,让孩子去理解减法题意,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一个环节"巧拼机器人"孩子的思维从图片到符号,也就是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给你一个答案可以列出不同的式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怎样拼搭机器人?是平面的好还是立体的好?这都考验了幼儿的合作,协商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活动准备
这个活动我为幼儿准备的都是一些操作材料,数字胸饰,泡沫板,式题拼图,纸箱。
三.说教法
讲解示范法
四.说活动流程
1.活动以谈话的形式,游戏的口吻引出,使幼儿了解这次游戏活动的目的。"巧拼机器人"方式,与同伴合作完成。
2.寻找合作伙伴
通过游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来复习10的分解,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谁,而且幼儿间相互检查,我们两人合起来是不是10。
3.智拼泡沫板
这第三个环节是在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幼儿知道有了合作伙伴该如何合作来完成游戏,两名合作伙伴先要看懂泡沫板上的意图,再根据题意来选择另一块泡沫板上的式题,反过来也根据式题来选择图意。这一游戏考虑孩子已有认读加法式题的经验和能看懂简单图画的认知水平,采用图片式题找朋友的活动,建立具体事物与抽象的式题之间的联系,促进幼儿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如:树上有两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幼儿在寻找的过程中就是把用数字符号组合成的抽象题-----直观的具体化的内容。多次寻找图片式样配对的过程就是对加法意义的逐步理解过程,摈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就像会算32=5,但不理解是什么意义。
第四个环节也就是5以内的各数的减法。
孩子学习减法比加法难些,也体现在意义上的理解。所以,同样采用图片式题找朋友,配对活动来寓教于乐中,而且在设计图片上,我更加注意内容的简洁明了,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这样,幼儿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以数为单位,把答数是该式题找出来。如:把答数是6的题目让孩子们找出来。这样孩子们必须在众式题中搜索,最后整个机器人就完整地拼搭起来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14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笼统的因此,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 8 00 入园, 3 30 离园 … 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识别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协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 7 00 时,提醒幼儿分针在 12 上,时针在 7 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局部
二)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时间,人们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局部
活动中我防止了一言谈 ” 和 “ 自问自答 ” 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 .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 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 .认识整点、半点,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本环节中,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拟,最后得出分针指向 12 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 12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 2 点到 3 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 .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惯例习惯的培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