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总结汇编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学总结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学总结 篇1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深的发展。走进童心世界,不仅仅是尊重、了解、理解幼儿,还应努力促进其发展。然而“养料”从哪里来,仅仅靠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汲取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是幼儿们对该教育活动内容不一定会充满兴趣;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们动手参与的机会太少。这不免让他们觉得乏味,于是幼儿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这种途径便是区角活动。因为区角活动有着它优越的条件:
1、与区角活动幼儿完全是自愿的,幼儿可以自主行为,不受控制,没有被强制之感;
2、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和体现。由此可见区角活动已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必然所在。对小班的孩子来讲,对事物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知识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认知与行为统一起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我们的“想一想,接着串”益智活动区角,就很好的体现了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幼儿在这个活动区角里幼儿在玩一玩,串一串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按规律排序、区别长短、认识颜色,还能使幼儿的手、眼、脑得到更好的协调发展。再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数学活动区角,孩子们在练习夹豆子的过程中,自然的就练习了分类、数数,以及认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同时孩子的专注力得到了培养,小手肌肉群也得到了协调发展。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区角活动往往是兴致很高,每次到活动结束时,仍有许多幼儿玩得乐此不疲,总是要求老师在玩一会儿,这就表明幼儿对区角活动充满兴趣。当幼儿对某一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他们就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就是吸取养料,而这种学是积极的学,主动的学,快乐的学。区角活动属自由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又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熟练、灵活地运用技巧来解决问题。例如:有一次,孙德鹏和孙钰波在我们的“想一想,接着串”活动区角里玩儿,不一会他们俩境用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小吸管拼摆起小房子来,由于小吸管长短不规则,拼出来的小房子歪歪斜斜,可是他们在那里拼摆得津津有味。并且他们还高兴地喊:“老师,老师快看看,我们摆得小房子多漂亮!”。在游戏中,孩子们也学会了“您好,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对象,依据特定的教育对象的实际,主动创造适宜有效的.指导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就不断的进步。例如:我们班的汪耀宇、黄欣蕊、可可等几个小朋友,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数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不宜接受。于是,我们在区角里,专门为他们创设了数学操作区角,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来理解、来感知。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给于指导。随着区角活动发展的深入,我们使每个区角内容更加丰富起来,使他向纵深发展,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提高。
例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活动区角,让本来不会使用筷子的幼儿去夹数大的粗造的东西,给他一个成功的体验。本来有的孩子会使用筷子了,我们会让他夹数更小更圆滑的东西,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挑战的机会。我们开始创设区角活动的时候,难免会让家长们帮助我们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为此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不理解。可是通过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观摩了幼儿的区角活动情况。使家长们真正的了解了区角活动的意义所在。在家园半日开放活动观摩幼儿的区角活动时,我们班的家长感慨地说:“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我们当家长的也想动手玩一玩”、“你们创设的这些区角,真正能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孩子们在区角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起玩得这么开心,孩子在这里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这正弥补了独生子女时常在家一个人独处的缺陷。”可见,我们创设的游戏区角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幼儿教学总结 篇2这是中班的一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看看生病的小狗”展开主题“关爱他人”。我的设计是以故事贯串始终,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小狗,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当我(扮成熊猫老师)和孩子们(扮成小动物)来到“小狗”的家(创设的游戏场景)时,看到“小狗”(幼儿扮)正病怏怏地躺在床上,额头上敷着一块毛巾(这样的情境很自然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情感),他们不由自主地担当起照顾病人的角色。经过一番商讨,小动物们有的给小狗拿水果,有的给他倒水,有的给他讲故事,还有几个开始擦桌子、扫地。当时的场面,可以用忙而有序来形容。他们还吩咐我呢:“熊猫老师,您帮小狗换块毛巾吧!”我当然欣然往做。(后来,在超市碰到一个孩子随着妈妈一起购物,那孩子远远地跑过来叫我:“熊猫老师,熊猫老师!”四周的人们都好奇地看着我,看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在这里,丰富的生活经验化作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动力,他们分工合作,体现了集体的气力。正当孩子们干得起劲的时候,“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眼前:“熊猫老师,我妈妈说过,多吃蔬菜 身体才会棒,小狗病了,应该多吃一些蔬菜 ,我往买些蔬菜 来吧!”说完,他径直跳到了放蔬菜 的篮子旁,把里面的蔬菜 全都抱了过来。当时,我的思绪似乎一下子被打乱了,由于接下来我设计的环节是大家收拾好房间以后,要一起给小狗表演节目,而那些蔬菜 却是最后亮相的。(由于我的一时疏忽,忘记把预备好的蔬菜 “躲起来”,谁知道会被“小兔子”看见呢。)只见其他孩子一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对啊,蔬菜 里有很(被和谐)生素呢!”“咱们一起来择菜!”他们不由分说,把菜分成几组,蹲下身来,认真地择起菜来……我似乎成了一个局外人,他们全然没有完全按原来的设计进行,但正是由于孩子们的“节外生枝”,而让活动增色不少。现在想来,孩子们的这些表现,正如一棵大树由于枝条旁逸斜出,而有更多的绿阴一样,我们的教育活动,也要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片嬉戏游玩的绿阴。教师只有具备了把握课堂的能力、正确判定幼儿对知识的把握情况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角色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把那些始料未及的“小插曲”唱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冷”,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点点滴滴地积累经验,练习思维的灵活性、灵敏性,“艺”高者言自妙,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活动都能顺利进行。试想,当时要是我把“小熊”的话当作耳旁风,接下来的.环节 ……此处隐藏3580个字……重要部分,打造一个家园共育的美好环境,才能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和每个孩子的家长由陌生人成为了朋友,为了让家长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还通过家园沟通平台贝
聊与家长保持沟通,确保家园工作的顺利进行。家长每天都可以通过我们发布在贝聊上面的动态、食谱等,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对于重要的通知,家长也不用担心会漏掉,因为贝聊有个消息未读提醒功能可以提醒老师哪些家长未读。我们也会主动在贝聊里和家长们沟通,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他们的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学习,生活。
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协调性和合作性还需要加强。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成锻炼自己的课堂,学会捕捉教学契机,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遇事的应变能力。我将在新的学期里继续多学,多思、多试,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教学总结 篇6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历的质和量的变化,而且接受能力快,孩子们的进步,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里,望子成龙成凤的孩子家长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孩子们的进步!由于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能力也逐步增强,由洒饭一满桌哭着找老师到现在自己收拾桌椅;从自己鞋穿不上急得满脸通红到现在自己穿鞋和请求他人帮助;从争抢玩具到现在两人合作共同玩;从被褥乱七八糟到现在自己铺床叠被……都是他们的进步!学习方面,到大班后一天的课程慢慢加了一节甚至两节,时间也慢慢加长,孩子们在接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了加强!
再次,共同的适应!由中班到大班,教师从三位到两位,工作量和负荷多了许多,所担负的责任也更重,由不适应到喜欢,也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现在孩子们正在长大,老师们也在成长,在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渴望成长的眼神中,我们这些老师都“长大”了许多,孩子们和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我们和大一班融为了一体,努力向上,坚强不屈!
还有,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共举了一次“亲子活动”,一次“庆六一家园联欢会”,一次幼儿“书画作品展”,一次幼儿“穿衣服”比赛,一次幼儿体检,一次幼儿“叠被子”比赛,另外还电话沟通,家访,晨间活动等等,进行了大量的家园联系工作。有时,家长来幼儿园告状,孩子怎么样,需要我们进行教育,还有的小朋友来园告爸爸妈妈的状,我们经过谈话,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些使我们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和井井有条。
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环境的布置和材料以及气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园在环境布置上,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数量以及些年龄段孩子的兴趣,构画设计幼儿园整体格局,比去年老园教室更加增加了其质量以及趣味性和科学性,把整个活动室的.一边。孩子们早上晨间活动到早操时,都是依依不舍的离开区域;由于环境的创设,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也使我班绝大数幼儿来园较早,活动效率也由此提高了不少。
另外,教师的成长。进入大班,课程的增多,使我们两位教师的工作节奏快了许多,今天把明天一天的课备好,及时作好教具,有的需要家长配合,由此也提高了我们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教师的工作转变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还有自我认识的提高,自我管理,组织能力的提高,在没有副班教师的配合下,不仅要授完课,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确保孩子的安全。另外,利用中午时间,看点书,经常把一点有用的东西贴在外面,和家长共同提高。积极进修,在工作保证的基础上,也端正了教师的认识态度和自我修养的提高。
工作的成果。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好园内、班内的工作,积极参与了各项活动,在卫生方面,我们注意环境的布置,幼儿用品的消毒及用品的摆放,使教室看起来既干净又宽畅;午睡时,注意到每个幼儿,确保幼儿安全,定期晒被褥,所以保证幼儿的出勤率。在幼儿才艺展出时,只有和家长沟通好,才能使幼儿的才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当然,在课程上,我们也要认真备好,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相信,在以后会做得更好。
幼儿教学总结 篇7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教育教学纲要》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总体目标,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和邓淑芬老师、吴晓红老师在一个班工作十分愉快。邓淑芬老师虽然不是专业老师,但是她的工作热情较高,工作起来也比较积极胆大,作为主班老师的我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邓老师的电脑运用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吴老师年龄较大,对幼儿保育方面的经验丰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小班幼儿保育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本学期,我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一个优秀幼儿园教师的标准还差的很远,我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座右铭,不懈的追求,在幼儿教育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文档为doc格式